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

暗物質可能存在 台灣自製電子儀出力

暗物質可能存在 台灣自製電子儀出力
2013/04/04
【聯合報╱記者陳幸萱/台北報導】
阿爾伐磁譜儀(AMS)位於國際太空站(ISS)外部(圖左方標出AMS處),2010年5月19日安裝完成並開始收集宇宙射線的數據。 圖/中研院院士李世昌提供
為了更了解宇宙的起源與演化,中研院院士丁肇中領導由16國組成的阿爾伐磁譜儀(AMS)實驗,在2011年5月成功發射的全球最靈敏的粒子譜儀,繞行地球收集宇宙射線。
 
前天AMS團隊在美國公布前18個月的觀測資料,目前共觀測到約40萬個「反電子」(電子的反物質),總量是科學界歷史觀測總和的10倍,可能證實「暗物質」確實存在,可望開啟新的物理領域。研究成果將發表在今天出刊的「物理通信評論」。
 
中研院院士李世昌也參與AMS計劃的分析工作,昨天在中研院公布這個消息。
他表示,根據科學界的「宇宙模型」及觀測結果,宇宙演化的過程中需要存在肉眼看不到的「暗物質」。這些暗物質與我們知道的物質不同,沒有強作用力、弱作用力及電磁作用,但具有重力,也可能存在其他新的作用力。不過,過去科學界一直無法找到暗物質。
這次研究找到更多反電子,代表宇宙中存在新的「反電子源」;這有可能是兩個暗物質相撞產生的。
 
根據物理理論,兩個暗物質相撞會產生電子與反電子,因此科學家認為觀測到比過去更多的反電子,可能是暗物質存在的證據。但反電子也有可能是由中子星或黑洞產生,李世昌表示,仍須進一步分析,才能證實這些反電子的能量是否符合暗物質相撞的特性。
 
李世昌負責統籌台灣AMS計畫,他指出,台灣是AMS觀測計畫5個主要參與國之一,AMS上有台灣中科院自製的電子儀器,經過近兩年運作狀況良好,讓美國太空總署(NASA)相當驚艷。
他並說,台灣團隊的電子儀器成本比NASA過去使用的太空材料便宜、運算速度更快,NASA已表示希望與台灣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(MIT)合作,開發下一代太空電子系統,顯示台灣製作太空電子儀器的實力。
閱報秘書 什麼是反物質?
什麼是反物質?基本粒子一般都有對應的反物質粒子,如電子的反物質稱為反電子,夸克的反物質稱為反夸克,質子的反物質稱為反質子等。物質與反物質的質量等性質相同,但電荷、磁矩等性質相反。


全文網址: 暗物質可能存在 台灣自製電子儀出力 - 新聞中的科學 - 線上學習 - udn文教職考 http://mag.udn.com/mag/education/storypage.jsp?f_ART_ID=449181#ixzz2Q9E2KRdu
Power By udn.com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